來源:山東埃爾派粉體科技有限公司發布日期:2021-03-16
對高嶺土的粒度要求一般是越細越好,使瓷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干燥強度,但對要求快速澆鑄、加快注漿速度和脫水速度的澆鑄工藝,需提高配料的粒度。此外,高嶺土中高嶺石結晶程度的差異,也將明顯影響瓷坯的工藝性能,結晶程度好,則可塑性、結合能力就低,干燥收縮小,燒結溫度高,其雜質含量也減少;反之,則其可塑性就高,干燥收縮大,燒結溫度較低,相應雜質含量也偏高。
(1)儀器裝置及試劑25mL移液管(于管端側面開孔),天平,標準篩,蒸發皿,煮沸器(附冷凝設備),溫度計(刻度為0〜50℃,較小刻度單位為0.5℃),洗篩(孔徑為0.1mm),洗篩漏斗,攪拌器;分散劑(濃氨水或4%六偏磷酸鈉溶液,5%焦磷酸鈉溶液)。
(2)測試程序
①取代表性高嶺土試樣約200g,用木碾在橡皮板上碾散或放入研缽中,用帶有橡皮頭的研杵碾散。若試樣中大于2mm的礫石超過10%時,則按篩析法測試程序進行篩析;如試樣中含有少量礫石,可棄去,但需加以說明。
②稱取制備好的風干或烘干的高嶺土試樣10〜20g。將稱取的試樣置于500mL錐形瓶中,加入200mL蒸餾水,浸泡過夜。再加濃氨水lmL或其它分散劑。錐形瓶稍加搖晃后,放在煮沸器上煮沸lh。
③將冷卻后的懸浮液充分搖晃,倒在0.1mm洗篩上,經洗篩漏斗注入1000mL量筒內,用橡皮頭研杵在篩壁上將其研散,并且用蒸餾水沖洗直至洗凈為止。對不易分散的黏性土,需將冷卻后的懸浮液倒入瓷研缽中,用帶橡皮頭的研杵研磨,靜置約lmin,將上部懸浮液倒入高嶺土的生產設備,加蒸餾水于瓷研缽中再研磨;如此反復,直至懸浮液澄清為止。將洗篩上的砂粒移入蒸發皿內,烘干后,過粒徑lmm、0.5mm、0.25mm標準篩,稱出各級標準篩上的試樣質量。
④按試樣號依次排列好量筒和記錄紙。每個量筒內再加入濃氨水0.5mL。如發現懸浮液有絮凝現象,則加入4%六偏磷酸鈉溶液或5%焦磷酸鈉溶液10mL(視絮凝程度增減分散劑用量)。向量筒內加入蒸餾水至1000mL,用“A”形攪拌器上下攪動后靜置1〜2h。
⑤測記懸浮液溫度(準確至0.5℃),用“A”形攪拌器從液面到筒底上下攪拌約lmin。待攪拌器離開液面的同時,開動秒表。
⑥按預定時間[用斯托克斯(Stokes)公式計算或按附表順鑫取粒徑小于0.05mm粒組所需靜置的時間]靜置懸浮液。屆時吸取懸浮液(吸取時,把移液管小心插至懸浮液面下10cm處,從開始吸取到結束的時間約為5s)移入蒸發皿內,并且用蒸餾水將移液管內壁附著的試樣顆粒洗入蒸發皿中。加熱濃縮后,置于105〜110℃烘箱內烘干,用高嶺土磨粉機磨粉冷卻后稱重(準確至0.00lg)。
⑦按同樣方法分別吸取粒徑小于0.01mm和0.005mm的兩粒組懸浮液,蒸干、稱重。如需要,可按同樣時間吸取粒徑小于0.002mm粒級的懸浮液,吸取懸浮液深度可改為5cm。吸取的懸浮液同樣蒸干、稱重。
高嶺土干法超細化工藝流程中得機械超細粉碎主要是采用氣流粉碎機、高速機械沖擊式粉碎機、振動磨或高壓輥磨機等設備對初步粉碎的高嶺土礦進行超細化,可以使高嶺土產品D97粒度≤10μm,從而滿足中檔高嶺土產品的應用需求。對于超細高嶺土生產來講,通常采用沖擊粉碎機和氣流粉碎機(氣流磨)串聯進行多級超細化粉碎。在非金屬礦領域,山東埃爾派粉體科技有限公司將為您提供更多方案的選擇。包括球磨分級工藝技術、蒸汽磨技術、氣流磨技術等不同方式來進行非金屬礦處理,可實現針對于多種不同材質的非金屬礦進行的加工處理。并能通過表面改性技術來達到以最少的改性劑實現最高的包覆率的效果。